读创/深圳商报首席记者包力 为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更新教师教育教学理念,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5月30日-6月1日,深圳市龙华区潜龙学校邀请龙华区教科院初中各学科教研员视导学校初中部教学。教研员们深入课堂听课,把脉问诊;和学科教师评课座谈,给予具体指导,解答疑问;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指导。视导后,各学科教研员针对视导情况撰写了具有指导意义的《潜龙学校视导反馈》,为学校课堂教学和中考备考指明方向。 语文 七年级李宇航老师开展了《一颗小桃树》新授研讨课,通过“初识小桃树”、“触摸小桃树”、“思考小桃树”三个模块,进行相关讲解。引领学生紧扣文本,分析物之形象,理解深层内涵,明晰明暗线交织和托物寓意的写作技巧。 九年级郑建金老师开展了“文学作品阅读”复习研讨课,鼓励学生们将写作经验与生活经验联系在一起,鼓励学生运用文字语境、文本语境及文化语境的理论知识,培养自己的高阶思维,逐层地深入作答。 区语文教研员王俊珍老师听课开展指导工作,她首先对两位教师的个人素养和课程设计都予以了高度肯定,同时也提出希冀:要善于将“问答式教学”转变为“任务型教学”,要多展开探究,明晰教学目标,这样才能够有自己的教学思考与教学感悟;要做好“理论”与“实践”间的“桥梁”衔接,要深入研讨思维“起点”与“落点”间的缘由,依托学情,带领学生在反复阅读、不断探讨的基础上,迈向高阶思维。 数学 九年级数学欧小明老师执教《矩形中的折叠问题》研讨课。欧老师带领学生,先通过回顾用尺规作一个点关于直线的对称点、线段的中垂线、角的平分线,复习了折叠的基本性质;再通过对同一矩形沿对角线折叠后的相关线段、角度、图形形状、面积等问题的探究,让学生熟练掌握了折叠的性质。在探究过程中,学生思维活跃,讨论热烈,频繁撞出思维火花,拓宽思路,多种数学思想渗透课堂。最后,欧老师让学生自主创设题目,在举一反三中,再一次整合复习了知识点,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表达和创新能力,增强了思维的严谨性。 区教研员彭老师对这节课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这节课设计完整,有层次,有梯度;课堂中学生有动手,有动脑,有独立思考,有合作讨论,内容形式丰富;设置了同一探究背景,便于学生理解;课堂中一题多解,渗透了多种数学思想方法。彭老师还为这节课提供了更多的设计思路和研究路径,为中考备考提供了具体做法和精彩范例,为中考冲刺进一步明确了方向。 英语 九年级英语韩剑老师在九(3)班上了一节写作技巧提升课。韩剑老师基于学生在前期写作过程中呈现出的审题不清和写作水平一般等问题,设计了本堂课,旨在教会学生审题,提升学生写作能力。课上,韩老师以去年的中考作文真题为切入点,通过审题,对比不同层次的写作,引导学生找出满分作文的特征并展开针对性训练,搭建有效支架,切实帮助学生提升写作水平。 评课研讨环节,区初中英语教研员周宝中老师肯定了九年级英语备课组在调研测试中取得的进步,表示对该校英语科组充满信心。他高度评价了韩老师的课,认为韩老师能结合学情,有强烈的备考意识,注重考试技巧和策略的指导,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大有裨益。同时他指出,教师应注重学习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建议老师们将写作课与阅读结合起来,利用“21世纪报”上的文章,以读促写,读写结合,扩充学生的阅读量同时,为写作提供支撑材料,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周老师也提醒在选取阅读材料时,应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另外,课堂应适当“留白”。中考冲刺阶段,在狠抓落实的同时,课采用“点面结合”的方式展开辅导。周老师全面的指导为后续的英语教学点明了方向。 历史 九年级历史林灿斌老师上了主题为《国之根本,农业当兴》的复习课。林老师的课贯彻落实了历史学科的五大素养之一的唯物史观;突出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科技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的历史知识;通过学案表格归纳了中国从古至今各时期的农业概况,落实了时空观念;通过课堂练习,落实了历史解释;通过概括农业发展历程对当今的启示,落实了家国情怀。 评课阶段,区历史教研员李绍金老师赞赏林老师基本功扎实,学案的设计有创新、有跨度、有深度;整节课,解释和指导清晰、系统,语言规范、简练;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注意力集中,能积极参与讨论,思维敏捷,课堂互动多。不足之处是本节课以专题形式设计,而非主题形式,建议要进一步学习、把握中考的命题思路和方向,可以围绕“农业”这一主题展开,辐射到农业发展的表现、原因、影响等维度。 李老师还提供了宝贵的教学指导:一是多参与试题命制来指导复习备考,老师熟悉命题流程,就能更好地把握考试内容。二是要转变中考复习思路,根据去年深圳历史中考真题的突出特点,应加强以主题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三是针对热点问题,建议
|